公益诉讼
历时一年,这份检察建议终于落地生根
时间:2022-09-0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 字体:[ ]
  • 历时近一年,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修复范围覆盖辖区内6大乡镇,修复面积近800亩,日前,随着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云和县检察院第四次送达生态修复进度回复函,这起因天然气施工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公益诉讼案件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7年,丽水市启动了浙江省天然气管网“县县通”项目,浙江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然气公司”)作为工程承包方,在云和县内铺设莲都-云和-龙泉段的天然气管道,并临时占用云和县辖区内林地、耕地共计约800亩。2020工程顺利完工投产,但被临时占用的、耕地却变成了荒野,修复工作迟迟未开展,群众也将这一线索反应到了云和检察院

    掌握线索后,云和县检察院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办案组,办案组通过调阅相关材料、图纸,对案涉广而散的区域进行了分块标识,并实地查看了现场情况,用无人机航拍进行了取证。随后,检察官又走访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进一步了解该工程的具体情况。

    “我们也一直在和施工方协商修复,但对于施工方仅用草本进行修复的方案我们觉得效果不佳,修复工作也陷入了僵局。”在走访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向检察官讲述了修复生态存在的难题。仅用草本修复是否可行?检察官又认真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而专家也认为“根据被破坏的林地情况,不适合用纯草本修复。”

    面对专家意见和生态修复方案不一,云和县检察院及时召开了公开听证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听证会邀请了职能部门、人民监督员、修复方案设计院负责人及然气公司等相关代表参会。听证会上,职能部门详细阐述了生态修复的要求,天然气公司及生态修复方案设计方讲解了草本修复的具体方案,听证员们围绕是否要进行修复、草本修复能否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后一致认为,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职,对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且单纯靠草本修复难以达到生态复绿的目的,生态修复方案应进一步完善。

    听证会后,云和县检察院参考听证员的意见,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送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做好补植复绿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收到检察建议后,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与县天然气管道建设指挥部对接商议,督促天然气公司完善修复方案,最终,设计方结合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增花添彩工程等项目,将修复方案修改为种植浅根系乔木与草本修复相结合,恢复森林植被的同时增加美化效果,增强防火功能。 

     方案出台后,检察机关也持续跟踪方案的落实,推动相关部门召开了协调会,督促检察建议落地生根。经过一系列的公开招标、施工种植,历时近一年时间,建设单位最终投入生态修复费用、耕地恢复与农用设施损毁修复费用2200余万元,修复了被破坏的林地、耕地,原本荒芜的林地上也变的有了生机。

    举一反三,长效长治。云和县检察院还以此案为契机,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制度,确立常态化巡查监管、信息资源联络共享、联合专项调查等多项工作机制。通过该案的办理,丽水市检察院也在全市部署了关于天然气破坏生态环境的专项监督行动,促成了450余亩耕地及1300余亩林地得到了有效修复。




    浙公网安备 33112502000095号

    浙ICP备20029828号-1 版权所有:云和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 百图软件 最佳浏览效果:浏览像素1280*768px以上 建议IE8.0以上